超聲內鏡檢查主要是指在內鏡下將各種內鏡直徑加長,以觀察消化道病變情況的檢查方式,其主要用于檢查食管、胃、小腸、大腸等上消化道的疾病。超聲內鏡檢查的特點是無創、無輻射,且較為安全。
1、食管:食管通過口腔和胃相通,在進行食管超聲內鏡檢查時,可以從食管入口一直到十二指腸,了解病變的起源位置,以幫助確定病變的良惡性,同時可以進行初步診斷。通常需要從口腔進入,所以會比較麻煩,一般需要患者保持左側臥位,將嘴巴張開,才能進行檢查;
2、胃:胃超聲內鏡檢查可以從食管入口一直到十二指腸,了解胃的大致形態、大小、表面情況等,判斷胃黏膜情況,是否有占位、潰瘍等異常情況。一般需要從口腔或者鼻腔插入,能夠有效觀察到病變位置,通常也需要空腹進行檢查;
3、小腸:小腸超聲內鏡檢查可以從食管入口一直到十二指腸,了解病變起源位置,明確是否有腫瘤存在,也可以對小腸進行多切面掃查,觀察腸壁及腸系膜等有無異常情況;
4、大腸:大腸超聲內鏡檢查可以從直腸進入大腸,能夠清晰地觀察到病變位置、大小以及形態等,而且操作簡單、無創,對患者的痛苦較小。
除上述情況外,超聲內鏡技術還可以用于檢查消化道穿孔、異物等情況。如果患者感覺消化道不適想要進行檢查,建議及時到消化科就診,由醫生進行超聲內鏡檢查之前的準備工作,通常包括禁食、飲水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