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聲科主要檢查肝臟的大小、形態、邊緣、實質回聲、肝內膽管和血管的情況等。若患者肝臟存在異常情況時,可以及時到醫院的肝病科、消化科等科室就診,在醫生的指導下,根據具體病情進行針對性處理。
1、肝臟大小:正常情況下,肝臟位于右上腹部,即右肋骨下方,肝臟在肋骨下緣一般為摸不到。如果肝臟出現了異常增大的情況,如腫大到10cm,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,通過超聲檢查來明確是否出現了肝腫大;
2、形態:肝臟正常情況下質地較柔軟,表面光滑,呈均勻稍粗糙的圓錐體狀。如果肝臟出現局限性或彌漫性的腫大,可能是肝內或肝外的腫瘤引起,如肝血管瘤、肝囊腫等;
3、邊緣:正常肝臟邊緣較為規整,表面較為光滑。如果肝臟出現局限性的或彌漫性的邊界不清,可能是肝內結石、肝硬化等引起;
4、實質回聲:正常肝臟實質回聲為均勻中等回聲,如果存在異常回聲,一般說明肝臟出現了實質性病變;
5、血管:正常情況下,肝內血管分布均勻,血流速度較慢。如果存在血管瘤、肝癌等病變時,血管內血流速度可出現增快的情況。
除上述情況外,超聲科檢查還可以檢查肝內膽管和血管的血流情況,以及是否存在脂肪肝、肝硬化等疾病。當患者出現肝病變時,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,完善血常規、肝功能、凝血功能、腫瘤標志物等檢查,明確病因并積極配合醫生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