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聲檢查有結晶,主要考慮是膽囊結石、膽囊炎、膽囊息肉、肝臟鈣化灶、肝囊腫等因素引起。建議及時查明原因,根據不同病因進行處理。
1、膽囊結石:由于結石密度高,在超聲檢查時可呈現高回聲狀態(tài),患者可伴有右上腹疼痛、惡心嘔吐等癥狀。對于無癥狀的膽囊結石,需要定期復查,可每3-6個月進行一次超聲檢查。而對于有癥狀的膽囊結石,建議及時行手術治療,如腹腔鏡膽囊切除術;
2、膽囊炎:由于炎癥刺激可導致膽囊壁鈣化,超聲檢查時可呈現高回聲狀態(tài),患者可伴有腹痛、惡心、嘔吐、發(fā)熱等癥狀。此時可遵醫(yī)囑應用頭孢克肟分散片、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等藥物進行抗炎治療,必要時需切除膽囊;
3、膽囊息肉:若膽囊壁上生長息肉,由于息肉密度比周圍組織低,超聲檢查時也可呈現高回聲。患者一般無明顯臨床癥狀,少數患者可能出現腹脹腹痛、消化不良等臨床癥狀。一般建議及時行手術治療,如膽囊切除術等;
4、肝臟鈣化灶:如果肝臟存在鈣化灶,由于鈣鹽沉積,在超聲檢查時也可呈現高回聲狀態(tài)。此時一般無需特殊處理,定期復查即可。
5、肝囊腫:肝囊腫是一種良性病變,超聲檢查時可見肝臟內出現低回聲病灶,患者一般無明顯臨床癥狀,少數患者可能出現腹痛、腹脹等癥狀。此時也需要進行手術治療,如肝囊腫開窗術、肝切除術等。
除上述原因外,多囊腎、肝癌等也可能會導致上述情況,建議在醫(yī)生指導下進行治療。